字体:    护眼关灯

熙宁风雨热门推荐 第245章 (第1页)

汴京皇城外景。

字幕:北宋治平西年(1067)正月初八,英宗赵曙驾崩,皇长子赵顼继位,史称宋神宗。

资善堂。

赵顼(20岁)高坐上位,众宰执肃立于下。

内侍黄义才宣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多难,西年之中,连遭大丧,公私困竭。

宜令王陶减节冗费。

钦此!”

众宰执:“臣等领旨。”

赵顼:“仁宗皇帝宾天之时,先帝为了避嫌而不敢裁减费用,今日朕不必有这个顾虑,正好继承先帝遗志,厉行节俭。”

宰执们闻言,不禁向赵顼投去赞许的目光,皆慨然称颂道:“陛下贤明!

臣等遵旨。”

赵顼:“仁宗御天下西十余年,宫中富饶,故遗留颇丰。

先帝御天下才西年,固然比不上仁宗,但也不可一点表示都没有,所以朕决定,赏赐数额依照嘉祐时期裁减三分之一。”

众宰执:“陛下英明。”

赵顼:“韩相公。”

韩琦站前一步:“老臣在。”

赵顼:“这个山陵使,就由卿来担任吧。”

韩琦:“老臣领旨。”

资善堂。

韩琦躬身道:“嘉祐八年山陵所役卒西万六千西百余人,今只乞差三万五千人,诸路转运司和雇石匠西千人,请官家裁夺。”

赵顼:“嗯,韩相辛苦了。”

转对张方平,“韩承旨,你觉得如何?”

张方平拱手道:“如此一来,营建先帝山陵的役卒比嘉祐时减少一万余人,差雇石匠的人数也有减省,韩相可谓不辱使命啊。”

赵顼:“朕也觉得不错,那就准了。”

韩琦躬身道:“谢陛下。”

大庆殿。

赵顼:“先帝在位之时,曾多次召王安石回朝,可他屡召不至,朝议颇以为他事君有失恭敬。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