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打发她,给她谈个门第高的吧,又怕被孩子说到底不是亲生拿我去换资源,给你两个儿子铺路。
今日第一次提到这个婚姻话题,衡儿表现出来的是听话懂事,倒让赵氏松了一口气,我把你当女儿,也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
离菊花会还有半个月,焦虑的赵夫人特意请了个嬷嬷来给自家三个孩子上规矩,就怕去了罗家行为不得体,被人看笑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管教嬷嬷对赵氏多次表示表小姐一点就透,一说就记住,闺阁礼仪样样出挑,比起京城的小姐也不差。
落水姑娘顶着向衡的身份在郑家生活了十几天,慢慢己经适应,走南闯北走到哪都容易适应,当初一时贪念留在郑家目前看来还不错。
赏花会前一天裁缝总算把向小姐的衣服赶制出来,淡绿的料子镶白边的兔毛,衬得向小姐娇艳又挺拔,向小姐本来就一股子英气,赵夫人怎么看怎么满意,满眼都是慈爱。
“能赶出一身衣裳也是好的,其他冬天的袄子慢慢做,不着急,搭配什么首饰呢?
张嬷嬷,去把那个赤金项圈拿过来。”
赵氏用的是兰花熏香,一阵一阵窜进向衡鼻子里,记忆里母亲也喜欢用这个香料,就听到赵氏不高兴说:“金项圈不配绿色衣服,不好看,像个暴发户,嬷嬷你去换个银锁来试试。”
一条工艺繁复的银锁项圈在一阵兰花香里套上了向衡的脖子,赵氏还是不满意,“银色倒是配这件绿色的衣服,可是那个场合,银器会不会不够档次,让人小看了去。
嬷嬷,你去把陪嫁箱子里那个金镶玉项圈拿来。”
又是一阵兰花味,赵氏笑眯眯给向衡套上了金镶玉的项圈,这下满意了,“好看,这下配了。”
张嬷嬷笑着说:“我看箱子里还有两根红玛瑙的簪子,红玛瑙戴在头上,点睛之笔,夫人你试试。”
郑夫人:“你不说我都忘了,是啊,还有两支玛瑙簪子呢,还是我做姑娘那会戴的,上了年纪就不戴这些红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