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白杨刚刚过完37岁生日。
就因为这首小诗,白杨举家搬到了现在这个村子,与老黄一墙之隔,虽然不在村子的尽头,也没有老酒馆,可是环境优美异常安静!
院子门口出去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外面,可以到小镇上去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另一条路一首走一首走就是茶园,是一条上坡路,白杨经常吃完饭顺路而行,爬坡上山就是消食,运气好可以看到刺猬出没,白杨会拿个小木棍逗刺猬玩耍,最后放它们回家,她自己也心满意足的回家看书睡觉。
她从记事起就没有看到父亲,她偶尔问起,跟多数这种故事一样,妈妈的回答是你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后来妈妈也不见了,只留下外公跟她。
她的童年不算艰辛,在上海的小胡同跟着外公长大,除了没有妈妈没有爸爸,她跟其他孩子没有不同,她不爱说话爱学习,从小有礼貌,多数时候沉默不语。
外公是个高大又强壮的老人,她从小就喜欢看着外公,外公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知道多年以后她看着睡在旁边的文嘉也会想自己答应她的求婚是不是参考了外公的样子,她不知道。
对当年的选择她不愿意记起,或许确实模糊了。
白杨记不起童年有多快乐,似乎也没有多艰辛,唯一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一只白猫,很小的白猫,刚刚从邻居家里抓来,外公怕她孤单,向邻居要来让白杨喂养陪着她。
可是白杨太喜欢这只小猫了,晚上要跟猫一起睡等到第二天白杨发现小猫被自己压死了,她清晰的记得她没有哭泣,没有惊慌失措,她拿起来塑料袋把小猫装进去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她给小猫起的名字“咪咪”还留在纸上,她用橡皮擦擦去名字,这张纸又变得洁白如新。
她没有向外公说小猫不见的原因,大家都以为小猫跑到外面被人抓走了,也就不了了之。
妈妈会偶尔来看她,显得风尘仆仆又精疲力尽,见她的笑容一次比一次勉强,后来外公卖了市区的房子她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