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不安日记人气小说 第239章 (第1页)

这些空隙有可能会存在重合;再加上经过漫长演化之后,我们本就具备对周遭环境声音变化极其敏感的性状,当发生重合的对话组在范围空间内的对话组占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余的对话组参与者就会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安静产生反应,随后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停止对话。

相比起天使与恶魔的恶作剧,第二种说法明显就己经是正确答案了——只是,很可惜的,这份答案只适合除了我之外的大部分有类似经历的人。

尽管这个解释有理有据,逻辑上无懈可击,但我所遭遇的情形,实在让我难以用这种说法来安抚自己。

因为我在静谧之中听到了声音。

我记不清更具体的时间,也忘记了那一天是什么样的天气,也许这些信息都被我的大脑判断为无足轻重,从我的海马体里被调剂开来,把更多的储存空间用来装下那份复杂的体验。

在开始回忆之前,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从日本舶来词。

读空气。

听起来很奇怪,不明所以,实际上跟我们的“察言观色”意思差不多,只是这个词语读来更有注重交谈氛围的倾向——解读人群上空的“空气”,听来比之“察言观色”要形象得多。

在回忆中的那一天里,坐满小朋友的教室内,也是一阵像是热水壶沸腾的喧闹,此起彼伏的声音像是蒸汽要顶开教室的天花板,可就在最吵闹,最叫人想捂住耳朵的时候,人群里的声音此时此刻便戛然而止。

如果按照我从网络上搜索到的第二种说法,当时的同学们,一定是互相在空气里读出了“要安静”的提示,才纷纷停下了口舌。

可儿时的我实在愚钝,完全不擅长察言观色一道,也没有相对应的天赋,大家都安静下来之后,我还在原地自顾自地说话。

于是空气就跟我说话了。

细密,粘稠,像是水又像是风,从不知处伸出,在我的耳旁徘徊,蠕动,首到我把嘴巴里最后一句话吐完,听到这阵动静,还以为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