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你且试试看,老夫倒要看看你有何妙招。”
林羽走到桌案前,仔细审视着那一堆账目记录。
他发现,传统的记账方式极为繁琐且缺乏系统性,这才导致了账房先生在计算过程中陷入困境。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运用现代的算数知识来破解这一难题。
首先,他将村里的田地按照不同的肥力和面积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他深知,土地肥力的差异会首接影响作物的产量,而面积的大小则是计算总产量的关键因素。
他拿起一支毛笔,在一张干净的竹简上快速地绘制起了表格,将田地分为肥沃、中等、贫瘠三类,并分别记录下每块田地的面积。
这一做法让账房先生大为不解,他皱着眉头,疑惑地看着林羽:“你这少年,此举何意?
老夫从未见过如此记账之法。”
林羽并未理会账房先生的质疑,而是专注于自己的计算。
接着,林羽凭借着自己对农业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当地作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开始根据每种作物在不同肥力土地上的产量预估进行计算。
他运用现代的数学公式,将各类田地的面积与相应的产量预估相乘,再将结果相加,迅速而准确地算出了村里的总收成。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毛笔在竹简上飞快地舞动着,写下一串串清晰的数字。
账房先生在一旁看着,眼中的怀疑逐渐被惊讶所取代,他的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算出收成后,林羽又根据自己对合理赋税比例的认知,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公平合理的赋税计算方案。
他按照村民们各自拥有的田地数量、肥力等级以及收成情况,精确地算出了每一户应缴纳的赋税数额。
整个计算过程清晰明了,逻辑严谨,速度之快更是让账房先生瞠目结舌。
当林羽将最终的计算结果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