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在西合院长大的,你不信吧?
没错,秋安市体育中心那里,在七八十年代,是好多老平房,几家组合成一个小院子,邻居的孩子相互串门玩,时不时还被热情的端来香喷喷的饭菜,一起吃。
那是我爷爷奶奶的屋子,我们一家三口最早也住其中一间。
那时用蜂窝煤做饭,一家人一起做着吃。
爷爷是河北省南基县的人,打仗的时候是国民党的文官,在秋安遇到从西岭来的奶奶,就在这安了家。
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生在了我爸他们五姊妹。
我爸排行老二。
老大生的时候叫秋生,首白的纪念秋安生人,从我爸开始,都以辉字辈取名。
我爸取名辉川,可见当年爷爷对爸爸的期望也是很高的。
因为是北方家庭,所以重男轻女就有点潜移默化的在家里面影响开来。
妈妈因为生了我,女儿不被待见,受了好多不好的待遇,但她从来不会有怨言和情绪,总是勤勤恳恳,对公婆恭敬孝顺,把家里里外外操持得很好,也把我带得很好。
我是我们这代表亲中第二大的,上面是堂哥,我下面三个都是妹妹,于是我从小就是一个帮大人带小孩的懂事的姐姐,和忍受哥哥欺负的乖妹妹。
小时候的我长得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皮肤雪白雪白的,头发自来卷微微泛黄,两边扎着红扎绢的马尾,一晃一晃,特别可爱,穿着带花边的连衣裙,就像童话里的小公主,手上捧着的洋娃娃。
我从小就很善良,也教育得很懂礼貌,尊老爱幼,听话懂事,大人们总是这样夸我,我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在我的印象里,读书之前的许多事情都如同蒙上了一层轻纱,显得有些朦胧和模糊不清。
然而,关于西合院过年时的情景,却宛如一幅色彩鲜艳、笔触细腻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的清晰可见。
那个时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