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墨香斋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绛紫色首裰的中年男子,面容儒雅,举止从容。
他身后跟着几名随从,各自抱着账簿和样册。
从他们的打扮来看,显然都是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书商。
"在下洛阳崔氏书坊东家崔明,"中年男子拱手行礼,"久闻墨郎君的墨香斋广收善本,今日特来拜访。
"墨白连忙还礼。
崔氏书坊在洛阳也是赫赫有名的老字号,能让崔明亲自登门,显然是看中了什么。
"崔东家远道而来,蓬荜生辉。
"墨白做出请进的手势,"王远,快去泡茶。
"王远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一壶龙井。
这是秦芸昨日送来的那批,茶香西溢,顿时让整个店堂都染上了一层雅致的气息。
"好茶!
"崔明品了一口,赞叹道,"这应该是明前龙井吧?
墨郎君果然好品味。
"墨白微笑不语。
他知道,生意人之间的寒暄往往是为了试探对方的底细。
从现代的商业经验来看,崔明此行必有所图。
果然,寒暄过后,崔明话锋一转:"听闻墨郎君手中有一批《史记》和《汉书》的善本?
""确实有一些。
"墨白不动声色地说道。
这批书是他穿越前身留下的存货,品相上乘,都是精心挑选的善本。
"不知可否让在下一观?
"崔明说着,向身后的随从使了个眼色。
那随从立即上前,恭敬地放下一个红木匣子。
墨白心中了然。
在这个时代,书籍都是手工抄写,一本善本的价值往往抵得上普通百姓几年的收入。
而《史记》和《汉书》这样的经典,更是价值连城。
"王远,去把前日整理的那批书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