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贩讶道:"原是大人有贵子出生,真是可喜可贺呀!
但不知大人府上何人耶?
"吴尚德哈哈大笑,满脸开花,买了香包揣于袖中道:"我乃是吴府之家主,吴尚德也,一家三代都在此地经茶利商有二十年之久。
""竟是吴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方才交友之言乃胡言乱口,大人切莫见怪。
""小事无妨,我看你伶牙俐齿的,倒也聪明,交个朋友也无妨。”
"哈哈哈,既是如此,多谢大人海量厚德。”
正半路半走时,忽然想起某事,又返了回来。
“你知道风月楼在何处吗?”
"大人问此做甚?
莫非大人……哎,不要妄猜曲解,我寻思着有一故友与他乃玲珑之交,曾想起故友写信托我,他说有一爱女,自小命苦,初事之年便丧母,他又身心欠安,于心不忍,让我寻得爱女招之门下做事,听说她正金簪之年,在那处做了艺伎,专门在招官揽客,故而问小弟。
"如此,小弟虽对风月楼有所耳闻,但从未见过大人所说的故女。”
"这样啊,那你可知道那在何处?”
他仰头摇指地道:"过了十字街,往前走,但见楼台外红幛玉彩的,在不远处的酒肆边便是了。”
"多谢小弟。
""不过,我可告诉大人,那风月楼的客人都达官贵客,非庸士俗生所去处,据说,都是为了听那伎女所唱的那后唐少主所写的《相见欢》、《虞美人》和李太白《清平调》而慕声前来,虽然我不能一顾惊鸾,但也偶有小幸听得街上陌客哼唱,真是神音妙籁也。
""哦?
小弟也听过?
""哎呀,少有所闻而己啦,这世道,妙诗绝曲少之又少,早己嚼久难鲜了,我最喜欢那首东坡居士的《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是扣人心弦啊!
这不,马上到了仲秋,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