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54章 (第1页)

第54章

可你走得太干净了。刘据低声,连一纸告别都不留。

杨洪却笑:我已不是东宫之臣,留下任何话,都是越界。

你若真要我留一句——

他顿了顿,转身看着太子,目光罕见地带上一丝肃杀与冷厉:

——那就留这句。

他们表面服你,是因为我还在。

我一走,他们就会试你。

谁第一个动,就是试刀之人。

你若不砍,就等着被吃。

这句话落下,寒风猎猎,刘据只觉背脊一凉。

他点头:我记住了。

杨洪不再多言,拂袖而去。

他走出东宫,未乘车未骑马,只一人负手,从朱门之下,一步一步踏入街巷,归于长安人海。

......

而他刚走出城门之时,中书台忽然传出一纸密诏:

令宗正寺查太子诸父一脉谱牒,复审旧支。

这封诏,并未走辅政堂,而是绕道直下。

乍看之下,是整理皇族宗谱,实则——是一次极细致的探脉动作:

太子的亲戚班底,要被翻出来重新盘查。

这是谁的意思,谁都知道。

——皇帝动了。

不是不认太子,而是要削支系。

他不再否定主位,却开始动副枝。

......

刘据听闻此事,手中刚落下奏章,指尖顿时一紧。

这不是对他的打击,是对他未来建立亲政圈的封口!

杨洪刚走,皇帝就来了这一手

刘据眉头紧锁,冷静片刻,忽而召来书吏:

取出辅政六组各部成员档案。

从今日起,不再延用旧皇亲属官,不问亲疏,全部按绩补位。

有异议者,一律调出!

别让我明日再听到‘因支系不稳,事宜暂缓’这几个字。

吏员惊骇:殿下,这么做......会得罪人。

刘据冷笑:

我就是要得罪人。

他想拆我的根,那我就自己——种一片林!

他放下卷宗,提笔在一纸新调令上写下标题:

《辅政堂职员更新令·太子亲拟》

以后东宫只看一件事——能不能干活。

其他,全滚。

......

与此同时,宗正寺内,一封匿名密函悄然送出:

落款:旧人之名

信中仅写一句:

太子府有一内吏,实为杨洪旧属,疑借职转录东宫机密。

三日后,内廷正式移送东宫:

请太子自行查办。

刘据看完这封公函,沉默良久。

他知道——这才是杨洪临行前提醒的第一刀。

不是朝堂官员,不是六部旧臣。

而是内廷。

是皇帝亲自伸出的一刀,来试——太子能不能动杨洪的人。

他提笔,在移送文上只写五个字:

亲审,不退回。

然后,他站起身,望向外殿。

风从未停过。

这一次,他站在风眼。

杨洪已不在。

他不能退。

杨洪离殿后的第五日,东宫正式对内吏密通案立案。

这是一场看似小事的审查。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宫内吏,职司档案整理,却被御前递文指控有泄密之嫌。

案宗极薄,仅四页,却透着一股子阴冷味儿。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