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977章 (第1页)

方杰之所以不对这个保密完全是出于一种上帝立场的考虑,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对于整个市场有利的事情对于南都或者说对于集团都是有利的,既然是有利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去做呢?

所以葡萄牙这边在交易盖伦帆船的建造图纸时方杰算是免费赠送了流水线生产这个概念,而博纳哈则是全盘接收了下来,如果他能把每个喝咖啡的下午都利用起来的话,相信现在卡利卡特至少有三五艘下水的盖伦帆船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三个船台上摆放着三艘半成品,而之所以是三艘,完全是因为盖伦帆船在实战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性能,才让东印度公司的总督不顾博纳哈试制的要求,强行上马的。

对此博纳哈始终心怀不满,作为一个时代造船的船匠,博纳哈认为自己在造船这件事情上有着无以伦比的发言权,盖伦帆船表现出来的性格再好,总是要经过试制——定型这样一个过程的,否则若是造出来的船出了问题,将来可是会坏了他博纳哈家族的名声。

不得不说博纳哈的傲气的确是到了一定的境界,就算是上一任总督三番五次的下令,博纳哈仍旧采取了一种消极怠工的态度,他既不督促工匠们工作,也不给学徒们下达太多的命令,甚至就连船厂里的奴隶都任由他们混吃等死。

这不,几个月时间下来船厂的生产进度跟蜗牛一样慢,而博纳哈则是每天晒着卡利卡特的阳光,要么用咖啡就小瓶干,要么就是品上一杯来自波尔多的美味红酒。

博纳哈以为自己最终是会胜利的,毕竟那些公司的官员们压根就不懂造船,至于说回国去请一个能够管理整个船厂的船匠?算了吧,那太天真了,现在整个欧洲都缺这种人才,不是里斯本缺也不是葡萄牙缺,而是整个欧洲都缺!

所以博纳哈坚信,不管自己怎么做,最终胜利的人只有可能是他,除非东印度公司再也不想要新船了,甚至如果博纳哈够狠的话,能让所有在远东的葡萄牙船只得不到大修的机会——他始终坚定的认为,在这片海域里,只有他掌管的船厂才具备了大修欧洲战舰的能力。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博纳哈想象的那样顺利。

关于一群东方海盗抵达卡利卡特的消息博纳哈当然是知道的,那天舰队靠岸的时候博纳哈其实也去了,只不过哪怕就是徐龙的那艘座舰在博纳哈眼中也跟土著人的战船没什么区别,太落后了,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老旧的气息,凭博纳哈的专业眼光一眼就能看出那艘大船跑不快也不够坚固,更重要的是连炮窗都没有。

天啊,这都是什么时代了,一艘战船连炮窗都没有还好意思被称为战舰么?

简直就是蒙昧落后的东方人,真不知道同样是东方人,为什么有人可以设计出先进的盖伦帆船,而有些则是把连战舰都称不上的船看成宝贝?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