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结束之后,几个大臣还聚在一块儿商讨。他们实在是看不得皇帝的所作所为。天底下,还有比女太子更离谱的事吗!就是那顾天瑞,他戕害百姓,祸害臣民,也没有做过这么离谱的事。这些大臣私心里觉得,顾湛所为,比顾天瑞还要离谱些。身为人臣,若是遇到个不仁的君主,他们也认了。可是女太子,这是要颠覆纲常人伦啊。他们只觉得,自己读的圣贤之书,都成了狗屁。遇上个这么冥顽不灵的人君,真是他们的不幸!几人说着说着,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定要制衡皇帝。“大人们可还记得,陛下的皇侄,顾瑀远?”“记得,当然记得。”“当今陛下的皇侄,与陛下差不多年纪,前几年剃度出家了。”“不错,因为他已经出家,在拥立新君的时候,没有人把他算进来。”“但是,今日皇帝所作所为,实在叫我等寒心。”“为了匡扶社稷,拯救万民,我们应该把陛下的皇侄请回来。”“大人说的极是。”几人合计好后,立刻修书一封,送到顾瑀远所在寺庙。先是问了顾瑀远是否安好。然后,他们在书信里说了皇帝要立女太子这件事。字字控诉,读来真叫人声泪俱下。“还有陛下被盛家迷惑,连着盛家擅自动兵的事情也不追究。”“对,还有皇后专宠,于后嗣不利。”“陛下为了皇后斥责了不少前朝后宫的人。”几个大人你一言我一语,一说到盛家和皇后,就有满肚子怨气。恨不得把他们彻底剥个干净。“慢些,慢些,我记不得这么多!”“一个一个说。”执笔的那位大人叫苦不迭。这封信写了很久,增补修改,终于在天亮之前写完了。其中一位大人立即命令家中仆人,将信送到顾瑀远所在寺庙。“切记,快马加鞭,路上不要停留。”“还有一定要找到他,把信亲手交给他。”“无论如何,也要使他回信一封。”却说仆人领命后,一路快马前往寺庙。却听方丈说,顾瑀远已经还俗了。至于去了哪里,方丈等人也不知道。仆人心情低落,害怕被主人家责骂,不敢立即回京。在寺庙逗留了两日。却在某天被沙弥拍门,说:“顾师兄回来礼佛,你不是要见他吗?”仆人赶忙过去,总算把信交到了顾瑀远手上。顾瑀远年纪轻轻,长相与顾湛几分相似,眉目间有出尘绝俗的气质。恍如悲悯众生的佛子。他看完信后,立即表示,自己要写回信。仆人拿着回信回去。几位大人看了,大喜过望。原来,顾瑀远已经还俗了!他还在信中说道,他知道了京城发生的事,以及各位大人的忧虑。江山社稷,乃是顾家的责任,他已经修成佛法,如今回来重担责任。自己已经向陛下进言,请求回京。几位大人担心的事情,他已经记在心里。日后一定时时谨记,规劝陛下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