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冷笑连连,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一个皇上,翅膀硬了,便不将哀家放在眼里了吗?
你且试试看!”
嘉靖帝眼神坚定,声音沉稳:“儿臣岂敢顶撞太后,但此事关乎皇家颜面,更关乎天下人心。
儿臣确有苦衷,望母后体谅。”
张太后怒目圆睁,厉声喝道:“今日哀家便言明于此,不准你再提重新厘定皇考之事,更不准你再兴风作浪,皇家尊严,不容侵犯!”
嘉靖帝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儿臣以为,重新厘定皇考,非但无损皇家尊严,反能彰显我皇家诚信为本,以史为鉴,教化万民,传承我民族之优良传统。”
张太后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案几,怒喝道:“你……你给哀家滚出去!”
张太后见嘉靖皇帝态度坚决,似有完全摆脱自己掌控之意,便紧急召集杨廷和等一众重臣商讨应对之策。
她神色凝重地说道:“皇上意欲更易皇考之名,此举非但亵渎了皇家之尊严,更深深刺痛了我们这些在世之人的颜面。
如此悖逆纲常之举,尔等务必全力阻遏,不容其肆意妄为。”
言罢,张太后目光锐利地望向杨廷和。
杨廷和历经与嘉靖皇帝的数次交锋,心中早己明了局势难挽。
他深知,若再执意抗争,恐难逃严惩。
因此,一时之间,他竟沉默不语。
张太后似乎洞察了杨廷和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道:“杨爱卿啊,行事如箭在弦,岂有回头之理?
你若此刻退缩,他便会轻易放过你吗?”
杨廷和深知,此关难过,再作骑墙的幻想己不切实际,更无必要与这位太后在此争执不休。
于是,他无奈却坚定地答道:“太后宽心,昔日皇考之事,我首当其冲,改日亦当挺身而出,与皇上周旋到底,誓守朝纲。”
张太后满意地点头道:“甚好,有杨爱卿在朝中引领群臣,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