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陛下登基之后,则是对这些个功勋权贵半点好感也无。
本朝大兴科举,朝中得用的年轻臣子多从科举出仕,少有功勋之家的后代。
老北王爷看的明白,陛下是迟早要对西王八公这些老臣下手的。
只如今圣人尚在,虽然表面上安居后宫修身养性不问朝政,实则对朝政的关注半点也不少。
陛下又是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处理政务更多的是要按着圣人的意思处置。
朝中勋贵别看现在一个个风光无限,但子孙少有在御前当值。
便有些出仕的,领的都是些闲职,日日不过去点个卯而己。
假以时日,陛下大权在握,要是动手收拾这些老臣,他们是半点还手之力也无。
所以水溶刚过十岁就被老王爷送去西北大营历练。
老王妃哭的泪人一般,也没让老王爷改了主意。
后两年西北蛮族入侵,水溶在战场上表现英武,带领属下精锐在敌营几番出入,杀敌无数。
连原先几位瞧不起水溶“乳臭小儿,不堪重用”的老将军都改了观,大赞水溶:“果真将门虎子,将来必雏凤清于老凤声!”
再后老王爷薨逝,水溶回京扶灵,本来要守孝三年。
但是陛下爱才,只一年便夺情起复,封了个礼部郎中职位,跟着尚书大人们历练。
本朝以孝治天下,礼制要求父母去世,儿子及未出阁的女儿守孝三年;出嫁女、孙子辈守孝一年;其余三服子侄守孝三个月到半年不等,守孝期间要简衣陋食以示哀思,也不可婚庆嫁娶,但这一般也只对民间百姓约束。
君臣父子,自然以皇帝为尊,朝政为重。
各朝的皇帝对得力、亲近的臣子一般也都会夺情起复。
所以王公侯爵人家也就守个一年就会被皇帝以朝廷事重的名义夺情。
但夺情之后虽然不必再日日简衣陋食,但家中仍不能有筵席,也不能办喜事。
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