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校园再熟悉不过了,而且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一定能有很精彩的呈现。”
其他小组成员也纷纷点头,认可了这个选题。
接下来,大家开始分工。
陆晨凭借他对摄影的敏锐感知,负责从摄影角度分析如何用镜头捕捉校园文化的特色场景,比如图书馆里专注阅读的身影、操场上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景等。
林悦则发挥文学专长,思考如何用文字描绘这些场景背后所蕴含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
另外三名同学,一名负责收集绘画方面展现校园文化的素材,一名研究音乐在校园活动中的运用,还有一名负责整合大家的资料,制作最后的展示PPT。
分工明确后,大家迅速投入讨论。
陆晨打开自己的摄影作品集,向大家展示之前拍摄的一些校园照片,并阐述自己对用摄影展现校园文化的构思。
“我觉得可以从不同时间段来拍摄,清晨的校园宁静而充满希望,中午的校园热闹非凡,夜晚的校园则有着静谧的美。
通过不同时段的照片对比,能更全面地展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林悦一边听着陆晨的讲述,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文字方面,我可以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校园活动的参与体验等角度入手,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校园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在校园文化氛围中的成长。”
负责绘画的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提到可以借鉴一些知名画家描绘校园场景的作品风格,同时也可以收集一些同学们自己创作的与校园相关的绘画作品,展示校园文化在绘画艺术中的多元表达。
负责音乐的同学则列举了校园里常见的音乐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乐队表演等,探讨音乐如何为校园文化增添活力与色彩。
讨论过程中,大家也遇到了一些分歧。
负责整合资料的同学认为展示PPT的风格应该简洁明了,突出重